close
前庭,供血不足,血管病,原因,有的

提問: 50多歲的人,出現眩暈是什么原因? 問題補充: 50多歲,女性,經常出現眩暈現象是什么原因?已經拍過腦部的片子,有輕微的腦積水現象,有頸椎病,但經過一定時間的按摩,仍然眩暈,血壓正常,高血脂,醫生無法確診,只是讓觀察,請問這種癥狀應該去看什么科,或是什么原因? 医师解答: 分析老人的情況,主要是經常出現眩暈,但目前診斷不明,按頸椎病治療又無明顯好轉。從腦CT來看,有的認為是輕微的腦積水,有的說輕微的腦萎縮,但二者的病因與臨床意義是完全不同的。如是腦積水,則多是因腦部占位性病變(老年人多見于腫瘤)所致;而腦萎縮則是腦動脈硬化或老年性腦退行性變的結果。腦積水與腦萎縮雖都腦室擴大等相似之處,但二者的CT特征是有區別的,可請有經驗的神經科醫生閱片,加以鑒別。一、腦腫瘤性眩暈(可伴有腦積水):腦積水是繼發于腦脊液增加,引起腦室和蛛網膜下腔的局限性擴張(增寬)。腦積水的原因是腦脊液的循環受阻或吸收障礙所致,且常伴有顱內壓增高現象。引起腦積水的原因有新生物、炎癥、蛛網膜下腔出血、先天性畸形等。但引起患者眩暈,又伴有腦積水的疾病,最可能的是腦腫瘤性眩暈,腫瘤可直接壓迫前庭神經、小腦等處或其有關的神經,出現眩暈;或因顱內壓增高使前庭神經核受壓引起眩暈,常見的如第四腦室腫瘤,聽神經瘤等。特別是第四腦室腫瘤或囊腫的患者,在某種頭位時因腫物堵塞腦脊液通道,可引起腦積水,導致急性顱內壓增高,出現突發性眩暈、頭痛、嘔吐,患者常取固定頭位,位置試驗可誘發中樞性位置性眩暈及位置性眼震。作頭顱CT或核磁(MRI)檢查可明確確診斷。結合老人病情,如考慮為腦積水,則應考慮到腦腫瘤,但腦腫瘤的病情往往是進行性發展的,會逐漸出現頭痛、嘔吐等顱壓增高的表現,眩暈也會持續存在并逐漸加劇。目前,老人經腦CT檢查,沒有發現占位性病變,除眩暈外也無相關的頭痛等癥狀,所以腦積水的可能性不大。二、腦血管性眩暈(可伴有腦萎縮):腦萎縮是腦動脈硬化性腦血管病或老年性腦退行或老化的一種改變,表現為腦周蛛網膜下腔普遍性增寬,且伴有腦皮質變薄,密度減低,腦溝普遍加深和腦室擴大等。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——包括腦梗塞、腦椎基A供血不足、頸椎病、腦動脈硬化、腦血管炎等。中老年病人,出現眩暈發作癥狀,多是因椎基動脈供血不足、頸椎病、腦動脈硬化等原因引起的,且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。椎基動脈供血不足是指由于頸椎退行性變、骨質增生等,直接壓迫椎動脈,或因椎動脈本身病變,如動脈硬化等,導致腦部、前庭供血不足,引起眩暈發作。三、進一步檢查:鑒于以上情況,可給老人做一下進一步的檢查,如CT已做過,必要時可做核磁檢查,以除外腦占位病變的情況,并做頸椎片等,除外頸椎病等。如經有關檢查,仍無發現明顯病變,則可按腦動脈硬化所致腦供血不足治療。四、治療方法:對于中老年人來說,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眩暈,治療原則基本是相同的,除了腦占位病變外,在用藥上應重用改善腦血管供血的藥物,以改善腦動脈硬化引起的供血不足癥狀,并有利于積極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。1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:消除誘因,如避免疲勞、消除精神刺激、低鹽、低脂,積極防治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。2、防止血小板聚集,降低血液粘滯性:阿斯匹林75mg/日。3、擴張腦血管,增加腦血流量:可選用血塞通O.4g + 5%葡萄糖250ml 靜滴 1次/日;10~14天一療程;培他定 500ml 靜滴 1/日,7~10天一療程。也可選用:維腦路通600mmg+丹參20ml+胞二磷膽堿0.75+5%葡萄糖250ml靜滴 1次/日,10~14天一療程。抗眩暈的口服藥物:1)西比靈:治療腦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眩暈癥; 5~10毫克,每晚1次。 2)培他啶:增加腦血流量,改善微循環,對缺血性腦血管病引起的眩暈有較好療效。4-8毫克,1日3次口服 3)眩暈停:能增加椎基動脈血流量,調節前庭系統,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眩暈;25毫克 1日3次。4、如有頸椎病,則要加用頸椎牽引療法,是最常見而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。可用枕頜帶(藥店有售)牽引,每日2次,每次1~2小時,10次為一療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izh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